22考研出現了一些魔幻現象:山東師范大學的教育學某專業的初試第一竟然沒有超過國家線!也就意味著全部一志愿的學生都不能進復試!
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考研擇校的重要性。對考研來說,有時“選擇大于努力”!那么本篇文章就跟大家討論一下應該如何選擇目標院校。
大多數同學會猶豫考研要不要沖擊名校。那么學姐認為,你應該結合自己的能力來看,就像買別墅還是買公寓,取決于你有多少錢。
如果一戰的同學還不知道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那么在準備的初期可以多選擇幾個考試內容相近的目標高校,在高校的選擇上可以分成三類:
在考研的中期,可以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進一步縮小考試的目標學校,有些同學逐漸建立起了考研的自信,不斷提升自己的目標學校。當然,也部分考生復習的效果并不理想,此時也應該適當向下調整一下目標,畢竟對于有明確讀研計劃的同學來說,能否順利走進研究生課堂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通過這個學科排行來判定一個學校是不全面的,因為每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在報考時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將報考學校的優勢領域和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相結合,才是正確的“擇校之道”。
同學們需要關注學校近年來的分數線,但要注意避免一個誤區:考分高的學校難考,考分低的學校就易考。這是因為每個學?碱}不一樣,老師批改標準不一還有地區壓分等等,所以要理智地分析分數,不要單純因為分高分低盲目擇校。
近幾年考試經常變動,通過咨詢朋友和老師來了解學校的信息不一定是最新最全的,擇校信息一定要看最新的情況。同學們可以關注學校官網、公眾號、微博等等賬號。
考研,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考研黨之間的信息之戰,學姐教給大家如何分析你的目標院校是否真的適合你~
我們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率成正比。該信息除了可以通過招生簡章或者專業目錄獲得,還可以通過錄取名單來確定,不過每個學校不同專業錄取的批次數可能不同,所以需要你下功夫做好統計。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
從該數據中可以大致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也可以反映這個專業的報考熱度,競爭力的大小。但是這一數據可能只有部分學校對外公布。
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官網或者是院系官網都會公布當年的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通過實際錄取人數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在往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報考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這一數據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競爭如此激烈,同志還需努力。
有些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可能會占到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左右,那么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激烈,難度加大。因此報考前一定要清楚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以作參考。
復試線是區分校線和院線的,這點一定要注意。會有某一學校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的情況,這時候各學院的院線應該會不同。而學校通常會給出各院的最低復試線。這個一定不要混淆。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1:10的也是有存在的。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或者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這個數據用于分析出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初試成績會占到總成績70%、50%的都有,甚至有僅占30%和20%的,這可以幫我們明確努力的方向。
FOLLOW US & SHARE ON 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