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23考研er!
🎨🎨🎨
考研過后,學姐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如果我當時再努力一點就好了。”“如果當時選學校再謹慎一點就好了。”學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就會覺得惋惜。
但是我們都知道,生活就是這樣,根本沒有“如果”。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總結了許多考過一次或兩次的同學的經驗,整理出的一份“考研后悔清單”,
如果你是準備考研的的同學,那么這篇文章或許能成為你的避雷針。
對于考研來說,有一句真理:選擇大于努力。尤其是在現在內卷程度高的爆炸的狀況下,你從一開始的擇校選擇就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上岸。學姐在以往的文章里強調過很多次,一定要把擇校和選擇專業這一步重視起來,多參考以往錄取情況,錄取分數,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沖動就下決定。
在這里學姐要再強調一下我們擇校的考慮方面,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的個人意愿,如果你特別喜歡某個院;蛘吣硞專業,那么就應該認真做好院校工作,把院校錄取標準當作自己的學習目標;第二點是我們的個人能力,比如如果你個人能力最多只能沖到level2,那么就不要選擇level1的院校作為目標,這不是要我們放棄沖刺更好的,而是考研這件事就是很現實的,必須腳踏實地,上岸從來都不是只憑一腔熱情就可以達到的。
這是很多藝術考研學生的痛點。有些同學在備考時候,專業課的復習真的做的非常好,成績最后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最終因為自己的公共課(尤其是英語)導致和錄取失之交臂。我們要知道,考研是全面的考試,絕不是你一科好了就能上岸了。
所以如果你的公共課存在短板,那你就要加強這一科目的學習,絕不能抱著“過線就好”這種心態,因為這種心態最后導致的八成會是你很難過線,一開始就該抱著把這一短版補足的態度去學習。
很多同學在復習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焦慮去看研友的進度,覺得自己一定要比他更靠前進度更快,今天他背完了A開頭的單詞,那我就要背完C開頭的。
沒必要沒必要,完全沒必要。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分數線,都有自己對自己程度的把握,考研復習這個事情,并沒有一個絕對的進度表,所有人計劃的指定,都是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來定的。你只有把知識學的扎實,學的穩固,你才能真正地有收獲,步伐走的更穩。
學姐在以往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過,我們進行學習前必須做好的就是制定正確的計劃,這個計劃要有層次,有遞進,有大小之分。而在這里學姐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我們的計劃必須是符合實際的,必須是你自己可以完成的,是和你的能力相符的。
很多同學定的目標會過高,這就導致你的計劃會過于難完成,所以我們制定計劃需要從你現在的水平和你現在能達到的程度作為出發點,稍微push一下自己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到自己為難自己,到最后自己都無法完成的地步,這樣你制定的計劃毫無意義,甚至還會拖你后腿。
備考過程中,相信大家都會去找學長學姐的經驗貼來進行參考,這樣是對的,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參考價值。但是,不要過于迷信這些經驗貼,因為每個人的起點、狀態和情況都不一樣,并且每一年考研的政策可能都會有變動,所以如果過于照搬照抄,對你的考研復習百害而無一利。
正確的做法是參考學長學姐的備考心態,觀察他們的備考進度是怎么計劃的,另外要看看學校對于考生有沒有什么特殊要求或者需要特別注意的點。
看到這里,學姐其實最后想和大家著重強調這一點,考研,切忌盲目跟風。
你需要問清楚自己,為什么考研。因為考研是一場很漫長且不容易的馬拉松,如果你不能在這一過程中經常提醒自己是為什么考研的話,這個過程真的會非常難堅持。所以不要盲目去跟風,要想清楚你考研是為了什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在支持自己前進。
以上,是學姐想和大家分享的考研后悔清單,希望能給準備考研的你一些提醒,讓你的備考更高效。